新闻中心
了解公司最新信息
走好现代企业之路
从读一本好书开始
7月13日下午,三富科技的管理团队在叶总经理带领下开展了一次饶有风趣的“读一本好书”活动。这次读书会选择的是作家陈博君的最新作品:《中国光电之星 | 探索舜宇腾飞的奥秘》。本次读书会通过数个主题板块讨论定位本书内容,分享阅读之间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经济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国光电之星》,作者陈博君以细腻的笔触将宁波舜宇集团35年变革历史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重走了一遍舜宇创业之路。
读书会前三个月,公司就把新书发给中层管理人员手中,要求人人阅读,认真体会。起初,个别人感到疑惑,中国的优秀企业无数,叶总为何单挑这家浙江余姚的企业来对标。通过阅读,许多人才焕然大悟,这家企业无论产品市场,研发线路,还是发展过程,经历的坎坷,都仿佛就是公司的未来参照,书中许多故事似曾相识,结局又理所当然。在初夏周末,读书活动正式开始,根据读书会规则,大家依据书本轮流发言,在其他人的讲话后随时补充自己的论断或反驳对方,观点碰撞,结论交锋,大家的提问和交流有时一呼百应,有时各执一词。
刚开始发言时同事们比较平和,都在安静地倾听,没有人提出意见。大家讨论的重心集中在舜宇成功的原因,以及可借鉴的经验。科学发展部吴工简单总结了舜宇集团冲出乡镇,走上国际的过程,认为这离不开专业化和敏锐触觉,也离不开其他高科技企业的关键助力和员工激励计划,这几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叶总补充道,制造业企业脱颖而出,不可小觑专业化的力量,舜宇一路走来,抵制住了很多次国内流行多元化的浪潮,定力惊人,但正是对专业的执着精神,精雕细琢光学镜头领域,舜宇硬生生走成了“隐形冠军”。这是很多人在阅读中得到的最直接的感受,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它被拆分成了两个问题,分别指向人才和产品。
跨境电商部的小易提出,专业化的前提是人的专业化,怎么吸引、留住人才?先解决这个问题再来考虑技术具体往什么方向发散。生产部邹经理认为,舜宇成功靠的是股权激励制度,书中多次提到一个概念:钱散人聚,表达的就是共同利益驱动人心聚集。公司战略部吴工对此表示质疑,光撒钱不是真正爱才,况且时代不断变化,人一旦没有后顾之忧便容易原地踏步,那时企业岂不会失去活力?针对这个疑问,小易根据舜宇的经验结合公司实际,抛出了一份员工培训和激励计划,核心是公司在惠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绝不含糊,并不只是营造安心工作的环境,让员工恪守岗位,更是设法激发员工斗志,绩效和奖金挂钩,做的多拿的多互不冲突。这又遭到了吴工的质问,现在企业本就利润不高,再拿出钱给员工至少每年要多花一百多万,结果本末倒置。其他人有的站在吴工一边,有的支持邹经理,有的犹豫不决宁愿中立。最后叶总出来缓和了局面,他表示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可以取中间方案,既不亏待员工,又不损害整体利益。
讨论会就此就拉回了舜宇的目标战略,舜宇带头人王文鉴创办企业以来多次提出异想天开一样的发展目标,还制定了两个转变、千亿计划和名配角战略,在那个时代近乎疯狂,却真的带来突飞猛进,每次都梦想成真。但是这样定位战略以后,责任似乎落到了企业高层身上,因为舜宇几次重大转折都是董事长王文鉴一手推动的,质检部经理老钱认为舜宇一直都在寻找市场的机会,寻找自身领域的突破口,王文鉴的高瞻远瞩固然必要,但中高层骨干的配合也不可或缺,王文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实现变革的是广大员工。大家都没有否认这一点,产品方向从单一传统光学转变为现代传统并举,单一产品经营转变为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可见企业的战略决策才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而想要及时抓住机遇,必须与技术创新结合。
不过吴工有个地方不理解,他问,如果战略决策只靠一家之言定夺,谁知道是对是错呢?难道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吗?吴工的话犹如平地一声雷,在众人间炸开,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高层闷头讨论,没有一手消息怎么行?也有人说,高层精英自有主张,不然怎么是高层?还有人说,王文鉴跟政府、浙大都有关系,我们能比吗?会议室里吵吵嚷嚷,七嘴八舌的,过了好一会儿都停不下来,话题渐渐扯开到谁值得托付。见此情形,依然还是叶总站出来,环顾一圈道,“我们和舜宇的差距虽然显著,但可以弥补,战略制定当然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历来欢迎毛遂自荐,任何好的建议都会吸取,毕竟公司需要所有人共同打拼。”叶总说完,大家都安静了,紧接着开始新一轮的辩论。
提到战略方向,大家都坐不住了,分歧频出。吴工大肆赞美舜宇的名配角战略使得中美贸易战中受的冲击减到最小,认为是中国商界的一缕清风时,遭到了老钱的强烈反对,名配角战略要求我们放弃开门机自己的品牌,这谈何容易?他指出我们做的产品是整机,不能与镜头配件相提并论,名配角根本没有任何借鉴意义,不如打造自己的主角意识、品牌战略,这番言论又在会议室里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舜宇的成功经历和名气确实震慑到许多同事,以至于部分人有了盲目跟风的冲动,但我们更需要清醒理性的思考,做整机跟基础工业紧密联系,有心的话是可以找到坚实的资源条件的,况且门机本就在国内实属小众,相比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国外市场也谈不上广阔,守好这一寸天地显然是当务之急。“名配角战略对于舜禹而言是非常正确且有眼光与格局的。光电行业的核心技术不在整机,而在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正如手机的核心在于芯片,芯片的制造核心在于光刻刻蚀与封装等。对于我公司而言,生产整机打响品牌战略与未来的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没有矛盾。我们未来在品牌建设方面大展拳脚,在核心零部件上有更多突破,那就是一举多得了。”叶总的表态得到大家的赞许。
在提出市场机遇后,大家也不再围着利润讲事情,跳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目前我们产品的市场份额还有待拓展,如果面向国际市场与国际品牌的竞争,还是属于“蓝海范围”,选择多元化还是专精业务的分岔路口其实并不远,邹经理觉得产品纵向横向上都要有所开拓,吴工补充说可以借力外部资源,余姚二光厂时期与浙大合作,跟香港合资,奔赴台湾、日本考察都效果不错;吴工有点疑虑,那是几十年前,大家的竞争意识还没现在这么强,参观就能问出生产窍门、拿到模组的时代过去了,还有借鉴价值吗?小易的回答打消了这番担忧,我们可以多关注相关市场资讯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机会是摸索出来的。舜宇凭借满足客户多种要求打出名气,进入21世纪以后不仅做了车载镜头先行者,还啃下了多层镀膜技术、非球面技术和AZ/ZOOM技术三块硬骨头,总是快人一步占领行业高地,我们同为制造企业,首先可以借鉴的就是现有产品做扎实,质量管控做严密,一种产品做到极致就是赢。
通过对舜宇的参照,通过整个讨论的过程,我们逐渐清晰地意识到一业为主的重要性,极致专注的工匠精神的可贵性,意识到专业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奠基性,意识到市场眼光精准到位要依赖于对大环境风吹草动的敏感与谦逊。
在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正在积极寻求从粗放型向以科技创新和质量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转型,作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我们不仅要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更要为建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品牌形象而努力,因此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把产品做到极致是我们的首要工作。
这次读书会开得热气腾腾,效果出奇的好。大家轻松无虞地交流,无拘束的畅谈,呈现一场完美的头脑风暴。大伙儿对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诸如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多元化与专业化,产品高端化与市场占有率等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一场普通的读书活动,促进了一场公司管理层对本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
公司将持续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作为企业高管培训的日常活动,并使之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新的动力。
-
在线咨询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
- TOP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联系方式
杭州三富科技有限公司
注:留言板默认仅有留言内容及验证码(使用时请删除本段文字)
CopyRight @ 2020 杭州三富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2529号-4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